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攀枝花市 >揭開日本古老的顱骨改造實踐:種子島廣田人的案例 正文

揭開日本古老的顱骨改造實踐:種子島廣田人的案例

2025-11-02 18:03:07 来源:三瓦兩舍網作者:凱莉克萊森 点击:237次
揭開日本古老的顱骨改造實踐:種子島廣田人的案例
在廣田遺址發現的古代人類遺骸的照片。遺跡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佩戴了許多貝殼飾品,表明了當時該地區的文化和貿易。鳴謝:uux.cn/九州大學博物館
(神秘的地球uux.cn)來自九州大學和蒙大拿大學的一組生物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在我們對故意修改顱骨的做法的理解上開辟了新的領域,這種做法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古代文明中都有發現。
該小組在《PLOS ONE》上發表報告稱,公元3世紀至7世紀生活在日本南部種子島的廣田人也參與了這一習俗。此外,該研究沒有發現性別之間在顱骨修飾方麵的顯著差異,這表明男性和女性都在進行有意的顱骨修飾。
顱骨修飾是身體改變的一種形式,通常在幼年時,人的頭部受到擠壓或束縛,使顱骨永久變形。這種習俗在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之前就有了,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為了表示群體關係或展示社會地位。
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的廣田遺址長期以來一直與顱骨變形有關。“這是一個大規模的廣田人墓地,他們生活在彌生時代末期,大約在公元3世紀,到公元5世紀和7世紀之間的古分時代,”領導這項研究的九州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學院的Noriko Seguchi解釋說。
“這個遺址於1957年至1959年被挖掘,2005年至2006年再次被挖掘。從最初的挖掘中,我們發現了顱骨變形的遺骸,其特征是頭部較短,顱骨後部扁平,特別是枕骨和頂骨的後部。”
揭開日本古老的顱骨改造實踐:種子島廣田人的案例
日本種子島廣田遺址的照片。每一個標記都標明了墓葬的發現地點,以及它們的性別和大概的年齡組。鳴謝:uux.cn/九州大學博物館
然而,盡管該網站為研究這一現象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但仍不清楚這些顱骨修改是故意的,還是僅僅是其他習慣的意外結果。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小組采用了一種混合方法,利用2D圖像分析頭骨的輪廓形狀,以及它們表麵的3D掃描。該小組還比較了日本其他考古遺址的頭蓋骨數據,如山口西部的土井濱彌生人和九州島繩紋人,他們是彌生人的狩獵采集祖先。除了視覺評估頭骨形態,該團隊還收集了所有這些數據,並靜態分析了頭骨之間的輪廓和形狀。
Seguchi繼續說:“我們的結果揭示了九州島繩文和土屋濱彌生樣本的廣田個體之間不同的頭蓋骨形態和顯著的統計學差異。”。“以枕骨變化為特征的扁平顱骨後部的存在,以及連接骨骼的顱骨部分的凹陷,特別是矢狀和人字形縫線,強烈暗示了有意的顱骨修改。”
揭開日本古老的顱骨改造實踐:種子島廣田人的案例
從廣田遺址和土井濱遺址挖掘出的頭骨的3D圖像,研究人員用來比較兩組之間的頭骨形態。請注意,廣田遺址的頭骨(右)與土井濱遺址的頭骨(左)相比,後腦勺更加扁平,這表明有意識的顱骨改造。鳴謝:uux.cn/Seguchi實驗室/九州大學
這種做法背後的動機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推測,廣田人變形了他們的顱骨,以保存群體身份,並可能促進貝類的長途貿易,這得到了在該遺址發現的考古證據的支持。
Seguchi總結道:“我們的發現極大地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社會中有意改造顱骨的做法。”。“我們希望該地區的進一步調查將為這種習俗在東亞和世界的社會和文化意義提供更多的見解。”
作者:葉文輝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